一、首先讲讲香与香道之区别。什么是香?什么是香道?
香,是怡神安性之物,即能愉悦心情,又可尘里偷闲。香分为广义与狭义之香。广义的香仅是芳香气味的总称,或是指天然芳香类的植物,香花,香草,香木等等,就像食物一样可以直接食用的。狭义的香是指用天然芳香类植物为原料,根据功效的需求按照君,臣、佐、辅制定配方窖藏发酵而成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合香”。我国的香品发展己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汉代时已经形成完备礼法。一款香品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单一的香味儿,而是从道德修养,怡情养性,保健养生等多个方位给人予整体的呵护。
香道,是指呼吸去感受香气,养生健体,于心旷神怡中达到沉静灵动境界的高尚优雅的方法。据史料记载我国春秋《诗经》谈到远古生民用香来祭天地神,祈求福祉。到先秦时香料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人们开始养成随身佩戴香囊,插香戴香草之习惯。屈原《离骚》中所记载的多达几十种。千年以后我们还能嗅到他于泽畔行昑的芳香。
熏香习惯源于宗教信仰,所谓“借香烟之功,请神明下界”。自汉代司马迁时期,香道随着道教,礼教的兴起而风行水上。当时的薰香用具名目繁多,有香炉、薰炉、香盘、薫笼、斗香等等。发展到宋代已是鼎盛时期,街市上己有了“香铺”、“香人”甚至酒楼里还有为客人供香的“香婆”。用香成为了平民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明代时香学与理学,佛学结合为“坐香”与“课香”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文的一门功课,到清时香案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
焚香从最初的祭祀,除臭去湿,发展成精神意义的一招一式,传统的烧香发展成了“香道”“香文化”。几千年历朝历代的经典著作,吟咏香的诗词歌赋,遍布华夏大地。“香道”已经赋予了一种生命姿态,一种文化境界。一种永恒的期待追求......
二、从香讲到“崖柏”。
这里每个人都知道崖柏香,但是知道的前提是不是真是那回事,一鼻子闻下去,只要不难闻就有话说。可是有几人懂香?选香料也是各执一词,有人专找虫吃的料、有人找高油的料、有人找黑油骨料……都是为了找好料,适应于自己香味的料子。回来后去皮,切片,磨粉直接上炉薰,闻了之后有人会出现头晕,作呕等现象,以上这些现象都是不懂香而造成。选料油性少的料直接上炉味甜但不持久,很快没了香味,油性足的熏起来烟大呛人杂味重。也许这时有人会说就没有可以直接熏的好香料吗?有但是量很少,如同大海捞针一样。如果想让崖柏香的香味好而持久,穿透力够。
在此我介绍一种方式:炮制,把油性少的料与高油黑油的料泡制成油性不多不少达到香料的最佳程度。如何“炮制”这里不细说了,因为“炮制”的方法有很多种。在者就是对香粉的加工,目前最多的人是去皮,切片,磨粉,基本都是用干磨机打粉,有的直接用锯末来做香粉用于香熏。这里我有一点好的建议最好的香粉是水磨机磨粉,这样材料不会发热也就不会破坏香料里的化学成分,香气更加浓郁迷人。熏香目前最多见的都是用电子熏香炉,成品香有塔香,线香,盘香等等。但我个人认为不论是电子炉还是成品香不只是会点还要学会如何闻香。
闻香分为“头香,中香,本香”。
头香:是挥发性香昧的感觉,头香不适宜深闻;
中香:是人体嗅觉神经觅觉的香气,中香具有判断意义;
本香:即嗅觉神经完全适应了香气进入陶醉其间的感觉。
这里告诉我们品香而不是正对大力吸入,而是侧边一扫而过,从头到中直到底一步步进入忘我的境界。另外,“炮制”过的香还可以改变香粉的药性,曾经有人提出过为什么熏崖柏香会上火、头晕甚至作呕症状,这跟人体本身的体质有关,出现此类症状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体质“属寒性”,而崖柏本性寒,负负得正是一种中毒现象。“炮制”后的香粉可以改变香粉原有的“寒性”也就会减少以上所产生的症状。
在这里小编向大家介绍一款比较好而且使香气更加自然的香熏炉“电子蒸汽香熏炉”,此产品是由古时的“隔火空熏”的原理而来的。这种炉不单只是香气浓郁无杂味,还是检测香料好坏的一种检测工具。成品香本人经过近八年的研究,不论线香,盘香,塔香首先要“炮制”,如果想有更好的穿透力的香,那在这里建议用“合香”,这样才能把崖柏香道的路走的更远,品质做的更好。并是目前市场别人做香你做香,不懂闻香而品香。这个现象会使崖柏香道无前途可言,最后也是以悲剧告终。
想了解更多最新产品和资讯请关注我们微信号:3216168 ,或扫描以下崖柏之家二维码: